欢迎访问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要提示:
 
站内检索:
 
   
  专业建设  
技术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班成果
金融学专业
资产评估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金融学(UW)
工商管理(USQ)
资产评估
工商管理
国际商务
财务管理
金融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废弃栏目 > 废弃栏目 > 专业建设 > 技术创业孵化基地
技术创业孵化基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技术创业孵化基地简介

发布日期:2012-06-11访问次数: 字号:[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技术创业孵化基地

一、基地定位

围绕知识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育学生创业精神,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 ,促进和推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打造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

弘扬创业精神,建设创业文化,将基地建设成为面向全院、学科交叉、合作开放、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学生实践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 项目团队和创业基地持续经营;

2. 建立规范和完善的基地管理机构和制度,对创业团队进行规范管理;

3. 成立城市学院学生创业咨询中心,对入园创业团队的经营活动进行指导;

4. 联合社会力量,建立一支稳定的创业导师队伍;

5. 建立城市学院创业大讲堂,弘扬创业精神,建设创业文化;

6. 建设城市学院学生创业网;

7. 联合各方力量,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

8. 争取成为浙江、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典范

9.根据条件,开展创业教育境外交流

三、实施方案和方法

1.基地管理架构

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领导、学工委、总务部、教务部、组织人事部、合作发展部、计财部、商学院等部门及相关人员组成。基地管理委员会是创新创业基地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基地实行宏观调控管理和资源配置,负责对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进行人员配置,并对进入基地的项目进行最终审批。

基地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为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成员由专兼职教师组成,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行政部、宣传部、人事部、工商部、财务部、税务部等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一名,招聘学生若干名,负责对入园项目进行全真模拟规范管理。

基地管理咨询委员会是基地管理委员会的咨询机构,由杭州市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创业企业家担任,承担相关业务的咨询指导功能。

2.基地对学生的培养

基地对学生的培养体现在三个层面:

1)作为创业项目成员,参与项目运作的所有工作,在创业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此层面上基地对创业团队成员开展两类教育和培养,一是以创业大讲堂为载体的创业理念、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培养;二是以城市学院创业指导咨询中心为载体的日常经营指导,使经营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在创业活动中加以灵活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坚持和责任意识,帮助提高学生的持续经营能力,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作为基地管理部门人员,全真模拟政府参与对项目运行的规范管理,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项目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管理、商品学、风险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培养学生规范经营的思想,建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基地还可作为科研和实习基地承担相应的学生实习、毕业论文调研、教师科研、学生科研等功能,学生和教师可以针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如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素质培养、第一课堂如何与第二课堂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方式等问题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水平。

3.创业项目的运行

创业项目进入基地,要经过学生所在分院初审,后由项目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符合要求才可以获准进入基地。项目开业前要经过和社会中企业开业所需要的所有程序并达到规定的要求,才可以开业。项目运行中同样要接受和社会上企业一样的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如有违规行为,将按相应的规定受到处罚,所以是一种全真模拟。

 

2.基地学生培养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宣传、示范、交流等各种方式,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2)培养学生较强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培训指导,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环节和要求,锻炼学生资源整合、团队建设、沟通协调、市场营销、财务运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开展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是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过程。创业教育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基地开展的两个层面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主动、坚持、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创业活动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活动,如何对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困难,是创业者必须回答的问题。通过创业基地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坚持的态度和责任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持续经营能力。

5)培养学生合法经营思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的创业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直接决定的未来社会发展。本基地开展的全真模拟政府管理,对培养学生合法经营思想,培养具有高度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建设者,将起到很强的支撑作用。

6)培养学生一定的研究能力。针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相应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一方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以上学生培养目标可以用以下具体指标来衡量:

1)创业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状况;

2)创业项目持续经营水平;

3)创业项目经营规模发展状况和盈利水平;

4)创业项目团队建设水平;

5)创业项目经营合法水平(由各管理办公室考核)

6)各管理办公室的制度化建设水平

7)各管理办公室业务水平评价(以上两项由项目考核管理办公室进行)

5.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可适用的教学实习环节、可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及受益学生范围、人数等)

  受益学生范围涉及全校所有专业,基地可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税务筹划)、审计学、商品学、投资学、商务沟通、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电子商务以及其他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环节,以上课程的教学实践任务都可以在基地完成。直接受益学生600/学期,间接受益学生很难准确统计。

同时基地还可以承担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实习基地功能,为以上专业学生开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实习提供条件。

 

五、实践基地特色与创新点

1)全真模拟政府管理,和社会高度接轨,有利于学生及早了解社会及要求;

2)学生在管理和经营两个层面上高度参与,接受管理和经营两方面的培训;

3)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对进入基地的项目全程跟踪指导,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4)整合了全校多个部门和多个专业的力量,交叉性、综合性很强;

5)面对全校学生,学生受益范围广,作为创业实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参加,特别有利于学生开放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6)管理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