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国贸2002班“见证数字浙江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叶峥的带领下,前往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临安制造基地参观调研。

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氧)于1950年建厂,2009年搬迁至临安,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国内第一台空分设备的制造者,杭氧一直引领着中国空分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持续创新,杭氧已具备自主特大型空分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大型空分设备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杭氧正在经历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实践团队此次来到的临安制造基地,占地922亩,包含了16家制造子公司。


实践团队参观了制造基地中的四个生产车间,了解了生产制造情况。生产车间采用结合智能化并应用于制造的MES系统,是响应国家制造2025规划而建设的一套系统。专利设备及生产线多半采用超声波技术,大大降低了环境的污染。杭氧自主研发了焊接自动系统以及同体的自动清洗装置,降低多人用的生产长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安全性。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展览厅参观,聆听了杭氧的发展历史。从1950年第一台制氧机每小时30立方米的制氧量,到如今最大制氧量每小时12万立方米,杭氧的发展史就是行业的科技探索史。目前,杭氧已形成空分设备、工业气体、工程总包、低温石化四大产业全面发展,核心装备实现全自动化、数字自动化。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杭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产品出口美欧亚40多个国家及地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


通过参观车间和展厅,实践团队成员对于杭氧的企业发展及其产品制造有了更深的认识。参观后,实践团队来到会议室,围绕本次调研主题与杭氧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杭氧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杨洁、气体分公司余总工程师、集团气体投资中心张凯、集中采购中心朱歆艺、集团战略研究室执行主任任志萍分别从企业整体发展和布局、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型服务制造业转型、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计划等方面,向实践团队热情详细地作了介绍。企业代表表示,希望更多浙大城市学院国贸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能加入集团共同发展。通过座谈,实践团队对杭氧集团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更好地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见证数字浙江建设”主题积累了更丰富的企业案例。

成员调研心得:
陈怡:今天我们一同调研了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以制造空气分离设备和工业气体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我们参观了杭氧集团的展览馆,各类领先国内外的先进设备琳琅满目地陈列在眼前,充分展示了杭氧高超的制造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我们也深刻地了解到了杭氧集团的企业文化,让人充分地感受到了其“大气行天下”的企业口号。
毛嘉雯:此次杭氧调研,让我们认识到传统制造业转型到新型服务业制造业的过程。杭氧是制造型企业,是国内空分设备及低温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空分设备设计制造包括其他工业气体的生产制造等。因此,在会议室访谈时据余工介绍,由于制造各种工业气体的过程对生产设备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杭氧的企业数字化将首先从对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开始,用信息化的手段维护设备。在调研过程中,对部分工厂的实地参观发现,在这类化工类制造业车间中仍然是工人工作为主,与前几日杭州西奥电梯重型制造业车间中大多是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制造管理的状况有很大区别。哪怕是杭氧这样在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企业,公司的数字化改革仍处在调研、初步实施阶段,可以见得传统制造业转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余美芮:今天我收获颇多,了解到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创新在杭氧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流程;体会到了十四五规划对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坚持科研投入、核心技术团队稳定的政策落实。在这里不仅仅是数字领域的收获,更学习到了一个制氧机从零部件的生产到组装到销售的基本流程,这能够让我察觉到制造业车间的分工存在的潜在发展空间、能够探寻到生产机床创新的本质、能够体会到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工业互联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