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同讲精神谱系】以“工匠精神”点亮青春 |
发布时间:
2021-06-09
10:26
浏览次数:
|
为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在青年学生心中埋下工匠精神的种子,商学院副院长韩振华与党员教师姚海琴、钱莉莉组成“1+2”授课组,为讲好工匠精神集体备课。6月7日,商学院副院长韩振华与党员教师姚海琴一同走进形势与政策课堂,为同学们带来“用工匠精神打磨青春”的主题党课。 韩振华从古代的杰出工匠讲起,引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她认为,“在一门手艺上不断钻研精进的人,可以被称为工匠;而工匠精神则流淌在炎黄子孙血脉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着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工匠精神也依旧凭借着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领域工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工匠精神更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动力,是一个人职业操守、职业技能方方面面的展现。 韩振华表示,工匠精神并不是一个空泛的词汇,学习课程时的预习、学习、复习;从过去的错误习题中汲取经验教训;在学习的基础上再学习,这些日常小事无处不彰显着工匠精神。青年作为国家栋梁,传承工匠精神是国家和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也是推动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断砥砺前行的信念。早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企业时,就强调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这个时代需要大国工匠,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故事唱响21世纪新中国。” 随后,姚海琴老师与同学们分享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工匠的故事。他们默默无闻、刻骨钻研,像是工作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用单薄的身躯书写着简单、质朴却最值得尊敬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每一个人都能够读懂工匠一词最深刻的含义。工匠们以青年的满怀壮志奉献祖国,作为当代青年,更要追随工匠精神,彰显青年力量。 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放眼未来;更要从现在做起,立足当下。姚海琴老师给到场同学提了四点要求:不能盲目和盲从,要拥有热爱精神;要力戒粗枝大叶的作风,树立严谨态度;戒除心浮气躁,要有专注精神;作为青年学生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不能满足现状、固步自封。 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归纳为“热爱、严谨、专注、钻研”四个词,两位老师表示,希望在场同学用心品味工匠精神及内涵,并将工匠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用工匠精神打磨青春,让青春绽放耀眼光彩! (文、图:孔歆然;编辑: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