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教师参加杭州市商务局RCEP协议专题讨论会 |
发布时间:
2020-12-20
08:33
浏览次数:
|
12月17日下午,杭州市商务局就“RCEP协议签订后杭州如何抓住机遇、积极落实协议开拓相关市场”召开专题研讨会。杭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冶出席并主持会议。一同出席的还有市商务局贸发处、市综试办、钱江海关、浙江信保、省商务研究院、新丝路数字外贸研究院有关机构负责人以及阿里巴巴、米奥兰特、久积科技、华立集团、大华科技等13家企业的有关业务负责人。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国际贸易系李强和陈超老师一同受邀参加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关机构负责人对RCEP协议的签订做了解读。市综试办刘志刚认为RCEP的签订对跨境电商存在两个利好:一是便利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降低了跨境电商平台在他国的不确定性,二是促进了跨境电商物流的规模化发展;钱江海关林巍从数据方面介绍了杭州与RCEP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指出RCEP国家已成为杭州最大的贸易伙伴,协议的签订对杭州的短期影响有限,长期有待进一步观察,对杭州外贸发展整体利好;浙江信保钱涛认为RCEP协议不论是从关税壁垒、税收减免还是从货物流、资金流和产能转移上对在杭外向型企业总体上利好,今后信保将进一步加强企业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RCEP国家贸易往来的支持;省商务研究院孟祖凯强调要将RCEP与国家双循环战略相结合,在外循环方面加大力量研究杭州与RCEP重点成员国以及重点企业的互补性关系,采取针对性外贸行业扶持政策。在内循环方面应加大进口,特别是加大总部企业的引进,加大对平台(自贸区)的打造和设立新平台(如RCEP经贸合作平台)等。 阿里巴巴、米奥兰特、柳桥实业、之江市政、恒逸石化、大华科技、久积科技、KOTRA、华立集团、巨星科技、中策橡胶、热联集团、寰唐国际贸易等企业代表负责人先后谈了自身对RCEP协议的解读,并从公司业务、经验做法、未来战略、痛点难点等方面分析了协议签订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诉求。 商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李强老师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介绍了新丝路数字外贸研究院今后的四项工作:一是依托市商务局开展RCEP协议对杭州外贸、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影响等方面的项目研究;二是加强对RCEP协议细则的研读;三是研究RCEP协议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四是开展小型外贸企业的调研和服务平台的打造;五是在RCEP框架下进一步考察进口与出口的相互关系。 新丝路数字外贸研究院专家组组长邓健对杭州落实RCEP协议提出了8点看法和建议:一是加紧办会展,重点关注印尼和日本;二是建立RCEP国家进口保税区等平台;三是搭建针对RCEP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四是重视与南宁等地的横向比较,使杭州的印尼博览会成为国际级博览会,与南宁的东盟博览会遥相呼应;五是尽快建立RCEP研究中心;六是建立联盟企业培训;七是制定信保、融资、会展、投保和贸易救济等方面的政策;八是建议与浙大城市学院在RCEP相关内容的培训上进行合作。 会后,李强和陈超老师分别与商务局领导、与会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后续,新丝路数字外贸研究院将依托市商务局开展“RCEP框架下杭州外贸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杭州外贸数字化服务平台体系研究”与“双循环背景下杭州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等项目研究。 文字:陈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