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图片报道
回归理性 回归共享——浙江经视频道采访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郑健壮
发布时间: 2019-04-16 14:49
浏览次数:
字号:[ ]

4月11日,浙江经视频道记者就当下共享经济的相关问题,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郑健壮教授进行了采访。

近期,几大共享单车品牌相继涨价。谈及其提价原因,郑教授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主要受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共享单车开始主要是一种烧钱模式,以量取胜。随着投资方陆续从市场撤离,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提价回收成本,其竞争模式也正在从“以量取胜的粗放式竞争”转变为“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服务型竞争”;而对作为需求方的消费者而言,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大家的出行量都有所增加,共享单车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消费者为了追求更舒适的用户体验,可以接纳一定合理范围内的提价;第三个原因,共享单车行业进行洗牌整合,企业不断减少,为提价提供了可能性。

过去两年,共享经济从资本火热到一地鸡毛,让人对共享经济模式提出了质疑。郑教授表示,共享经济是值得推广的,但目前这种模式并不乐观,掀开“共享经济”的外衣,共享单车本质上就是一种“互联网+租赁”的消费模式,这种应用端的消费模式的创新并不是一种“硬”创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共享单车一出现便引发了一哄而上的局面,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将面临用户体验不断下降、经济运行受压、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郑教授特别提醒:目前在我国太重视商业模式创新而忽视技术创新的态势下,我们企业家和创业者需要注意,若要使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应在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重视技术创新,从而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站稳市场。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共享经济将会呈现怎样的局面,郑教授给出了两个关键词:回归理性,回归共享。回归理性是指将企业的盈利点提到服务层面,在企业集中化的趋势下,未来企业数量会减少,集中度上升,投资者、经营者、城市管理者都会更加理性的对待和完善当前共享经济出现的问题;回归共享,则是回归“共享经济”发展的本质,郑教授认为,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共同获得经济红利。因此,企业要通过提供良好服务进行盈利,而不是通过圈钱(上市)到再圈钱,进而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建立更为完备的服务体系。

在问及当下共享经济的资本布局现状时,郑教授说到,资本的布局取决于运营的质量水平。当下BAT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出行共享,而是在各个领域都有共享布局、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有资本就有市场”,目前国家正在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经济政策,如制造业降税等措施,这些政策将会引导投资者改变投资方向,并且现今房地产也开始呈现复苏趋势,因而未来的资本分配将很大部分取决于各个企业运营者的运营方向。

最后,郑教授在本次采访中分享了共享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市场、企业、政府。他认为,企业方面,关键还是要加强管理和服务,给用户优质的体验,在即将到来的市场区分化模式中,不断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同时,对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而言,市场监管也很重要,如定期清理、完善考核标准等。共享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方共同协作努力,一起推动共享经济稳步发展。

(文:王佳佳;编辑:黄昕慧、石爱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