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道科技公司”)的产学研合作,提高分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9月17日下午,商学院与新道科技公司一同在307会议室举行了交流会议,针对前期的合作成果和未来合作展望及实施细节进行商讨。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郑健壮,国际财务系主任楼建伟、党支部书记武朝艳,国际财务系老师虞旭迪、边迪秋,以及商学院学工办主任丁秀娇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新道科技公司浙江区副总经理罗振华首先分享了公司最新发布的2018年财务人才需求大数据报告。他指出,财务岗位的需求量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以及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都呈现出对财会人才的强大需求。企业对财会岗位的需求呈现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布的差异,并且,不同财会类岗位的薪资和素质要求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薪资水平最高的前五个岗位分别是财务总监、FSSC运营管理、战略财务、风险控制和FSSC综合支持。薪资水平越高的岗位,对财务人员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要求越高,即组织管理、内控、财务管理和数据处理等能力对高阶岗位而言更为重要。在财务类岗位资质要求方面,罗总表示,初级会计职称依然是当下的主流,如果财务人员想要从事更高级别的工作,应当努力获取更有含金量的证书。
分析完财务人才需求情况,罗总结合技术变革趋势和高校教学现状,指出将前沿产业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新道科技公司关注“云财务”的缘起以及“云财务管理会计师”培养路径和课程体系。“云财务”是基于前沿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基于社会化商业的新范式,为企业提供智能核算、智能报账、电子档案等财务服务,建立连接协同实时智能财务的云应用,而财务共享是云财务现阶段的一个典型模式。因此,“云财务管理会计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财务云平台上工作的管理会计师,能服务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师,以及能进行大数据财务分析决策的管理会计师。在培养方案中,课程是核心内容。新岗位促使新要求的产生,进而催生出一些新兴的课程,例如财务云数据分析、用友智能报账、电子档案等。

待罗总讲解完,商学院财务管理系主任楼建伟为新道科技公司一行介绍了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况。他提到,财务管理专业创办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千多名毕业生。2012年,财务管理专业被城市学院评为院级品牌专业;2013年,财务管理专业开设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实验班,2017年财务管理专业获批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并被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授予“国际管理会计示范中心”。财务管理专业坚持国际化和职业化的人才培养导向,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楼建伟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基础扎实、职业化特点鲜明、CMA先发优势明显,目前关键的是进一步推进实践教育,更好地实现产学融合。

随后,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郑健壮对双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提出了思路。他提出,财务管理专业与新道科技公司可以在应用型财务人才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还可在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教育类课题申报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促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变革需求。

接下来,新道科技公司助理总裁兼浙江区总经理冯学平向与会老师介绍了公司所属集团——用友集团的发展历程。经过30年的发展,用友集团已成长为亚太第一、全球第三的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作为用友集团的重要成员企业,新道科技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聚焦于商科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与全国3000所院校开展合作,成为引领性的教育服务类公司。基于国务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新道科技公司在2017年明确开展协同育人,与高校进行专业共建、专业改造、专业升级,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冯总建议,双方可以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研讨、财务共享实验室构建、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创新性、引领性合作。
对于新道科技公司的来访和交流,郑健壮表示十分感谢,他希望双方能够做进一步的探讨,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随后,双方就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文:李想,图:孙亚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