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下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8-2021级本科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文五307举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分院冯晓教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戴娟萍教授,税友集团总经理李高齐先生,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树华先生,思美传媒董事张国昀先生,拱墅区国税局纳税部副科长王路先生,商学院国际财务系主任楼建伟,国际财务系副主任傅年烽、武朝艳以及财务管理专业部分教师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楼建伟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国际财务系主任楼建伟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CPA(注册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ACA(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三个专业方向。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已完成学院品牌专业、经管类基础课程群、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2017年获批建设“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具有国际化基础扎实、职业化特点鲜明、CMA先发优势明显等特色。此外,他介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开设专业方向的喜爱程度不同、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有待提升等。专业已初步制订了新一轮专业培养方案,希望专家针对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进一步完善方案,使财务管理专业成为省内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进而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国际化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随后,国际财务系副主任傅年烽介绍了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中国区)近年来给予商学院CMA方向建设的大力支持。他指出,现有的对CMA的培养方式与外资企业的衔接非常得当。自从设立了CMA方向后,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得到了社会以及企业的认可,许多企业为我们CMA方向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实习和就业机会。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冯晓教授从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角度出发,对专业建设模型提出了建议。首先,商学院可以保留ACA的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分为单双学期型,同时师资上也可以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互相打通,使配课时间更灵活。其次,第二课堂可以使学院在多样化选修模块中增加更多拓展性的课程。最后,院校应引导学生多自主学习,提早确立职业方向,并用职业规划带动专业规划和学业规划,同时据此选择主要课程和选修模块,合理组织课程体系。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树华先生认为,基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专业课程体系应顺应时代发展,学生应拓展对商业和业务的眼界,因其决定了格局;学生应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因其决定了实践。
接着,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戴娟萍教授提出,首先,培养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是否注重国际化有待于探讨;其次,在财务管理的注册方向上可以分为注册会计师和管理会计师两个方向,并对此组织相应的课程计划。思美传媒董事张国昀先生认为院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拱墅区国税局纳税部副科长王路先生则认为,学生应多多学习有关计算机、外语方面的知识,专业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最后,商学院各教师与专家们对财务管理专业接下来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楼建伟老师对会议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发言并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商学院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进一步明晰专业建设目标,真正把科学合理的规划应用于实践当中,为财务管理专业今后的发展指路引航。
(文:钱晗婷,图:李佳欣,编辑:凌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