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是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综合实践环节,是重要的创新实践平台,作为学生建立专业认知、提高专业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商学院的各项学科竞赛有序开展,在商学院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分院学科竞赛的获奖层次、获奖数量、获奖率都获得突破。为了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并吸取其中经验,特对部分指导老师进行了采访。
默默支持 无限信任
指导者在任何比赛中都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是拥有丰富经验并愿意将所知所想无私赋予的人。“举办竞赛的本意是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来灵活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能参赛的学生都是对竞赛主题感兴趣,本身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知识比较全面,通过竞赛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和工作生涯奠定基础”,在刚结束的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中,边迪秋老师不仅注重解惑,更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挖掘,让同学们发挥所长以及借助全队协作,最后成功闯入决赛。
其实,在进行实际的证券投资时,参赛的学生会因社会经验略缺少而产生相对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边老师表示,“我选择的学生都是金融知识已经比较全并且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所以基本的理论知识没有问题”,言语中透露着对自己选拔的选手的自信,“我主要是通过券行业方面的专家写的投资报告来为学生讲解实践知识,为他们写真实报告打下厚实的基础,操作方面则是通过模拟炒股方式按照真实的市场环境进行实盘交易。”边老师的默默支持,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助力。
创意、创新、创业
对参赛同学而言,无论参加什么类型的学科竞赛,都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电子商务大赛的指导老师蒋文杰老师认为,参加比赛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对“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就以电子商务大赛为例,创意和创新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参加电子商务大赛,对于同学们的创意和创新思维都有不小的提升,而有一个好的新颖的创意,创业成功就有了好的基础。尽管大赛中的创业项目仅仅还是计划,但仍需要依靠实践检验,但是这些项目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却能让同学们积累经验,这对同学们未来的就业实践无疑是有帮助的。同时,蒋老师也提到,“指导”更多的是“引导”,引导同学们将课堂知识有针对性地应用到竞赛中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训练本身,也是对同学们自主思考能力的一种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需要积累,但也需要实践,学科竞赛便是一个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途径。”何晓岚老师微笑着说道。对于学科竞赛,这个有着十几年沙盘模拟教学经验的老师有他自己独特的体会:在全省优秀学生的同台竞技中,同学们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学科竞赛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不仅学生可以跟对手切磋,老师也同样可以与同行交流。“每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学科竞赛,而每个同学都应该积极参与。”对于学生来说,躺在床上打游戏固然舒服,但终会消磨意志,伤害身体健康,而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科竞赛可以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即使输了也没事,这是一种特别的经历,也许能够终身受益。
学科竞赛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能力,也展现了学校的风采。正如何老师所说的,学科竞赛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指标。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科竞赛的举办虽有起色,但同学们的参与度不够高。他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在今年的比赛中,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有13组总计39人参加了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在传统赛和案例赛中都夺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这离不开叶正虹老师对学生能力的严格要求。传统赛和案例赛各具特色,要求学生和老师有目标和方向的进行准备。案例赛3人一组,开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会计三门辅导课,由老师单独指导。“该项竞赛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息息相关,但更重视其综合性,要求基础扎实,会结合案例答题,是基于财会知识上的上市公司年报案例分析。”叶老师补充道,“传统赛更偏向于理论,要求参与的学生巩固并综合利用专业知识,为毕业后考CPA打好基础;案例赛则更偏向实践,考验学生的综合分析案例能力,为科研打好坚实基础,积累丰富素材。”叶老师精准地把握了不同赛事的不同要求,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强调内容质量的重要性,最终赢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精立业,以质取胜。叶老师亲身指导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分享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希望学生们能够扎实基础知识、重视竞赛的综合性,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精准的细节来创业,以优秀的品质来取胜!
知识海中一盏温柔的灯塔
武朝艳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武姐姐”。所以我们也很好奇,善于和学生打交道的她,在严肃又紧张的竞赛辅导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无论什么角色,都很享受与同学们日积月累的彼此了解和共同成长。”武老师明白,学科竞赛指导老师主要是在竞赛期间对同学们进行集中性指导,相较班主任所需要的“细”,更注重“精”。在采访中,武老师提到,在竞赛指导的过程中,老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指导实践,还要为同学们制定目标,激发同学们的潜能,同时适时地鼓励同学们,增加大家的信心。
武朝艳老师指导的经济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是一个团队性的比赛。当被问到团队合作的核心是什么时,武老师表示:“团队合作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愿意一起奋斗,能够根据各自的专长进行合理分工、相互配合。”
驰骋天涯,无畏风浪。无论是默默坚持、给予学生无限信任的边迪秋老师。还是注重“三创”的蒋文杰老师和强调实践出真知的何晓岚老师,或是以精立业、以质取胜的叶正虹老师和以身饰灯塔的武朝艳老师,他们都在学科竞赛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指导者的角色。学科竞赛的魅力不仅在于挖掘学生所长、探索未知的能力、获得渴望的成绩,更在于参赛过程中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商院学子能够感受到学科竞赛的魅力并积极参与进去,为自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继续增光添彩!
(文:贾蕙鸿 张雨阳 赵可凡 刘畅 编辑:陈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