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要提示:
 
站内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改版==== > 学院新闻 > 图片报道
   
   
 
【访学偶拾】商学院季靖老师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访学

发布日期:2017-09-21访问次数: 字号:[ ]


    我叫季靖,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年初有幸入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7年海外访学项目。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于8月中旬顺利飞抵传说中肯德基的故乡Kentucky(肯塔基州)的第二大城市Lexington(莱克星顿市),不过不是在南北战争期间打响第一枪的马塞诸塞州的Lexington,而是位于美国中北部草原地带、有着“世界马都”美誉的Lexington。我要访学的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就在Lexington市中心的位置。

    肯塔基大学简称UK,创办于1865年,是一所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大学校园占地4170亩,拥有约35000名学生和12000名教职员工。新建成的威廉·T·杨图书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图书馆,其藏书量仅次于哈佛大学,排名全美第二。大学诞生了2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肯大校园

图书馆前 

    没来之前其实不清楚肯大的份量有多重,来了之后才发现肯大在莱城(当地人管Lexington叫莱城)真的好牛好牛,简单一件T恤,印有UK Logo就能卖到六七十美元,很多学生(包括莱城市民)以穿着UK的T恤为傲!肯大除了校园占地面积很大、自然风景优美、硬件设施齐全、建筑古朴典雅厚重外,一次次感受到UK牛气冲天的就是这张UKID卡了

校园卡 

     这张卡功能强大,校图书馆借书可一次借阅100本图书;登录线上图书馆,所有数据库随便浏览随便下载;游泳馆游泳免费;体育馆除健身房部分,其余设施免费用;可用该卡加入自助餐厅Meal Plan吃饭省近一半的钱,在校园其它餐厅吃饭时出示该卡可以减免1美元。不仅如此,莱城所有的公交车免费无限次乘坐;持该卡买电脑有折扣;看球塞或有折扣或干脆免费及1张卡除本人还可免费携带1人。所以这张卡成了我们所有肯大访学者的宝贝!

    拿中国的收入来美国消费真心有些吃不消,所以首月大部分时间东奔西跑购置日用品、柴米油盐、埋锅造饭,然后就是想法设法去蹭课。在我看来,Go to class是结束“海带”(Stay overseas)状态的最佳方式,也是尽快进入访学状态的最佳方式。 访学导师告诉我,肯大听课需要提前取得授课教师的同意。导师给了我不用账号即可随时随地查询全部UK这学期所有专业所有教师开课信息的网址。发我Offer的是信息传媒学院的教授,作为毕业于心理学专业、曾任职广告学专业教师、现任教于旅游管理专业、致力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我——传媒、旅游、营销、心理学都是我的兴趣点,所以我分别从信息传媒学院、经贸学院、农学院(旅游专业在该学院)和教育学院查找我感兴趣的课程。都说美国人热情、大方、海纳百川,这一点的确没错!美国的教授大多会接受有人不修学分插班听课,但并不是全部。比如我给几位教授发邮件,表明想去听课的意愿,有几个很快回复表示欢迎,有一个至今未有回信,还有一个等了两天没等到邮件回复,我就直接在其上课前到他办公室门口堵他,自然是得偿所愿!

   其实,访学导师邰子学教授正好有一个南京大学新闻学院精英班项目在做,他们19人单独组班,授课者也是美国教授,要上课,跟着这帮南大学生一起上即可,但我更想去看看美国大学正常的课堂教学、希望能跟美国教授有更多的交流,所以除了南大这边的课程,我还选了另外几门课。截止目前,周一到周五都有具体事情可做:周一下午上《食品与酒水原理》(农学院旅游专业课程),周二上午上《酒店管理与旅游概论》(农学院旅游专业课程),周三上午上《媒介与文化》(信息传媒学院南大精英班),周四上午上《消费者行为学》(经贸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周五上午访学导师一般会开学术研讨会。如果不开会就去蹭一门200多人的大课《心理学导论》(教育学院开出)。每隔一周的周三中午会去参加由信息传媒学院举办的教师学术报告会。这个报告会是小型的、开放的,还有免费Pizza吃。每次只有一个人做报告,听讲座的人每次30人上下,来自整个肯大的师生、但也可能是恰好此时路过此处对此有兴趣的任何人。所以,我每周周一到周五的日常便是:教室——食堂——图书馆,这样的生活有规律而又充实!上课可以练习听说,效果真得很好!上课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知识,还可以了解美国大学教授的教学方式、课堂组织方法等等。事实上,美国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与课堂组织并没有跟中国大学课堂有多大差异。很多人不知哪来的印象,想当然以为美国大学课堂都是“快乐式”教学,比如课堂宽松学生随便进出、学生讨论多老师讲授少、去校外企业到处跑现场,还有很多其它想当然!然而,在我听过的五门课各自一次课(并不是这些课的第一次课)中,所有的教授都是从前讲到后,信息量大、节奏紧凑、有理论深度,偶有提问(如果学生有问题倒是可以随时发问),偶有视频与图片,70分钟或者90分钟的课堂中间没有下课,少有人玩手机电脑及交头接耳,少有人中途去洗手间,少有人迟到,无人早退;有的教授课前会有到课签名。当然,很多课程会在他们的教学大纲中设置有现场实践课时。 

R.Scott Meuret先生的《酒店管理与旅游概论》

Douglas Boyd 教授的《媒介与文化》

    访学的生活是自由的,但也很容易因为缺乏外在监管真的成为每天呆在宿舍的“海带”。当然,对于自制力强的人,每天呆在宿舍,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文献写论文写课题也会很有成效,因为工作内容简单了。但我知道我不属于这样的人,我需要感受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系统、每天比较有规律才会真的有所收获!这也是我给访问学者的第一点建议,即了解自我,设置适合自己的节奏。此外,出国访学应尽量充分运用国外丰富的学习资源,但这些资源需要访学者自己去了解自己去争取。访学导师(人文社科类大多如此)并未因访学者的到来有所裨益,相反还徒增很多麻烦事——这也是外籍教授很少愿意接收来自其他国家访问学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千万不要被动地等待访学导师告诉你该如何做。所幸,我的访学导师邰子学教授不仅学术做得好,人脉资源和其它资源也很多,又很愿意在多方面指导我们或是给与我们机会!最后,我认为,既然是出国访学,就要尽量寻找能够练习英语听说的环境或者机会,比如尽量多跟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比如去听外籍教授的课、比如参加有外籍人士参与的活动(此时多半会是英语会话)、比如即使全部是中国人或者华人但也是用英语交流的聚会,这样会快速提升英语听说能力。我想,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应该是访学者学术交流之外的第二大任务!

    时间飞逝,六个月的访学生活说长不长,但愿我能够始终如一,且行且珍惜!感谢浙大城市学院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给予我的这次学习机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