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我们,有时总会思考自己的作业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成绩、为了学分.......我们的方案有没有实施的可能性,还只是我们的天马行空?我们的方案拿的出手吗?还是纸上谈兵,小儿科的想法?作为应用型专业的学生,我们的方案真的能在企业得到应用吗?这些疑惑偶尔总会出现,我们有90后的idea,可是我们总是担心没有合适的平台去展示。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在《酒店营销管理》的课堂上,韩振华老师鼓励我们去研究如何让酒店产品更好的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吸引顾客。课后,老师布置了一个“实战”作业,为纳德自由酒店做一套大堂美陈设计方案。为了让我们的作业更具应用性,韩老师还邀请了纳德自由酒店的销售部经理沈艳青女士专程过来向同学们介绍了纳德自由酒店的定位和客户市场,以及大堂美陈设计的作业要求。于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激发了我和同学的兴趣,灵感的无限涌发并存着担心和责任。两人一组的分工,在两星期内运作课堂里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完成出一套酒店大堂产品的美陈设计方案,实在颇具挑战性!
既然是关于酒店大堂的设计,那一定得亲自去看看大堂的面积以及结构。以前,去酒店大堂只是傻傻的走进去,不会去在意它的高度和设计,不会去关注消费市场的特征,更不会带着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大堂的设计。这次带着任务,感觉相当不一样。我和队友从大门到中庭到前台到休闲区,一步步研究,用手机拍照,用笔把自己的想法、估计的面积记下来。同时也尝试去问酒店的工作人员、住店客人一些关于产品体验的问题,尝试向被访者了解更多的信息,尝试用课堂上学过的酒店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来思考。调研回来之后,我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致确定主题、所需的物资后,我们还认真进行市场分析以及酒店的预算等,最后,我们全班同学完成的各式的美陈设计方案新鲜出炉,纳德自由酒店由总经理亲自挂帅,组织由销售部、办公室、餐饮部、客房部的中层管理者对我们的方案进行了认真评价。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班同学的方案中共有七组通过了初审,但其中也有不少的问题。宣传以及成本把控的不足是我们失分的原因,通过听其他同学方案和老师的分析点评,我们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改。纳德自由酒店的总经理(当然也是我们专业的业界导师)还邀请所有方案入围的同学前往酒店与她面对面交流,酒店管理层又给了我们许多有用的评价意见。最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我们的方案获得了第一名!更让我们惊讶的是,纳德自由酒店还真的将采纳我们获奖同学的方案,并给我们提供了房券、自助餐券、山核桃礼盒、自拍杆等各档丰富的奖品!那时的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想想自己的书面作业即将被酒店采纳并真正向酒店宾客展现出来这是一种多么棒的体验!
短短的两周里,这一次的作业因为有了和酒店的合作,变的那么不平凡,也让更多的同学感受了研究酒店的乐趣。应该说,这次的作业确实学到的比以前多的多。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更多地要去考虑实用性,有时把自己设想为酒店方,怎么做既能收益既能吸引顾客;有时又要把自己想象成顾客,怎样的产品才能吸引我?才能让我掏出钱包去消费?什么因素会刺激我去和朋友宣传?正如沈艳青经理所说的“酒店欢迎新鲜的血液、新鲜idea的加入!”而作为在校生的我们有想法,但可能没有真正去考虑一些实际问题。这次的产教融合模式使酒店和学生双方面都获益,酒店方有了新的灵感,作为我们在校生有了新的成长,而这种成长是课堂所学不到的。

经过这次锻炼之后,我们更加认识了应用型专业改革的意义,更加对专业的思考以及对以后酒店工作有了科学而合理的预期,同时也真心希望我们学校以后类似的合作课程的形式可以再多一点,让我们也可以更快更好地与业界融合。


(文:林育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