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IMA中国(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中国代表处)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管理会计教育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行政楼317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8个院校或机构,和一些企业的数十位会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探讨了中国CMA教育的现状,分享了多个高校CMA办学的经验,并以此展开了深入交流。参会嘉宾包括对外经贸大学张新民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潘飞教授、IMA亚太区总监白俊江先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分院冯晓院长、上海商学院财金学院李志刚副院长等,东道主的领导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朱永平副院长,教务部范晓清部长、商学院党委书记刘明睿,商学院副院长韩振华及国际财务系主任楼建伟、副主任傅年烽和该系骨干教师。
研讨会由IMA中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浦军教授主持,我院朱永平副院长首先致词。在对与会诸位专家学者表达了欢迎之后,朱院长介绍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及商学院CMA办学情况。他表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CMA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于2013年设立CMA实验班,第一批毕业生中有5人获得CMA奖学金,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创项目立项,P1、P2考试通过率达75%、90%,毕业率超过95%且就业质量高,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毕业生留学深造,向社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IMA亚太区总监、中国区首席代表白俊江先生随后发言。他认为,管理会计教育在新形势下,需要适应社会、企业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CMA教育不只是考证教育,而应是系统性的CMA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根据IMA的调查,管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存在不足,这也对管理会计教学优化提出了新需求。他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提供更多教学案例与思路。

对外经贸大学张新民教授随后从国际视角阐述了对会计教育转型的见解。他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对财务会计专业造成了冲击,管理会计因具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功能而凸显出重要性。会计从业人员不能只懂报账,更需要懂管理。张教授借鉴了IMA发布的管理会计学生能力框架图,说明当代管理会计学生需要具备领导力、规划与报告、决策、科技、营运五大能力,中国高校会计教育应当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

随后,上海财经大学潘飞教授从多角度论证了会计教学。在科研方面,他认为当前中国学者擅长用国际流行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而接下来应该突破国土,具备研究世界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面,潘教授引用上海财经大学的经验,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中国的院校可以首先大幅度引入国外先进制度与理念,再进行本土化改造。在学生素质方面,潘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未来会计领域的重心,故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多方面能力培养,尤其是决策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教育并非培训,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
潘教授论证结束后,专家教师们稍作休息并在行政楼下合影留念。

接下来,我院商学院副院长韩振华分享了我院开展CMA实验班的经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CMA教学在国内起步较早,2011就已展开培训,2013年正式设立实验班。在学校层面,校方为CMA实验班开设专项建设项目,为实验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班级层面,教师们基本来自浙江大学本部或具有海归背景,而学生也经过了严格选拔,高水准的师生团体保证了办学质量。在具体培养举措方面,采取国际化、职业化、小班化、实践化,并对任课教师在制度上加以倾斜,以此激发教学动力。此外,学院还采用内部培养教师、返聘制度、扩大科研评价体系、签约实训基地等方法为CMA教学提供助力。我院CMA教学经验获得了在座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分院的冯晓院长也进行了分享。学院CMA办学于2013年开始,将办学重点定位于实践,打造了应用型师资队伍与产学研实践平台,并联合了校内外师资,构成了CMA教学体系。在学生培养中,学院采用寻找兴奋点、体验式教学、贴近实际等方法开展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实操能力。此外,学院还引入业界导师,CMA特色班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获得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一对一辅导。
而后,上海商学院财金学院李志刚院长作了分享。他认为会计教学需要注重教学培养体系的构建,李院长分享了学院CMA教学计划的细节,包括课程安排、学分设置、教材选择等,学院还引入公共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另外,学院还建立了人才素质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素质情况,该举措获得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下午,研讨会于13:30开始,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国际项目中心主任严明老师首先分享。他认为,CMA教学不能抛弃学生成人成才的素质教育主线,故学校在CMA教学方面采用二次选拔、退出机制、设置实践学分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节奏,素质教育水到渠成后再参与CMA考证。孙教授还介绍了学校课程设计与课本体系,学校采用北美课程体系全英文教学,但是在引入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拆分,使之适应中国教育方式。
北京联合大学贾丽智老师介绍了北京联大经验。在严格的政治环境与开设CMA教学的迫切要求之下,北京联大老师与学生一同学习、考证,从零开始建设CMA教学体系。学校还采用自由选课与学生社团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完成CMA学习。
分享阶段的最后,IMA教育分会执行会长马瑞阳博士与IMA中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浦军教授作了发言。马博士提到,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是大学生值得参与的赛事,优胜者更能赴美参与全球大赛。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0月份的大赛将使用中国本土案例,大赛语言也由纯英文开放到中英双语。浦教授表示,IMA中国致力于消除会计教学领域的信息不对称,CMA管理会计教学研讨会在今后会不定期举办,让老师们有充分交流的平台。当前中国管理会计发展要求迫切,各个院校均可向IMA中国阐述自身问题并申请帮助。
研讨会的最后阶段为圆桌研讨,教师们各自发言并探讨彼此的见解、困惑。在研讨中,我院国际财务系副系主任傅年烽老师结合我院地理位置、办学资源等情况对CMA教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作为城院CMA项目的主要建设者之一,傅年烽老师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极早地预见了CMA发展的重要性并率先引进教学,作了诸多尝试。他将自己的经验与同行们作了分享。他提出在今后CMA开办过程中与各个院校深入交流,分享所得,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
其他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向IMA中国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网站维护、资源共享等,白俊江老师、浦军老师都给予了回复。夜幕降临,研讨会在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发展的当下,传统的会计专业正在发生着变革,与时俱进是时代对后生学者们提出的要求。本次研讨会是中国CMA教学改革的一点星星之火,昭示着行业的挑战,唯富有远见而不拘于时者能从经验与思考中看到契机,我院已经占有先机,但坚持与创新更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而会计一科如此,其他何能例外?




(文:凌正,图:祖培文)
背景资料:
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是成立于1919年的会计和财务国际性专业协会,负责制定管理会计人才标准,80%的会员在企业担任财务经理以上职位。目前在中国有约30000名会员。
CMA: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是IMA旗下的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认证所侧重的财务计划、分析、控制及决策支持等内容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是目前唯一推出中文考试的管理会计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