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行天下,贸易通全球,这是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写照。国贸专业毕业生们在英美法澳的高校、公司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风采。近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飞速发展,而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经贸往来也随之变得更加频繁,这也成就了无数人发挥自己才能的国际舞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紧跟世界的步伐,努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创新意识,众多国际化人才随之涌现。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根基:精炼至强的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优秀的教师和丰富的教学成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理论和实际高度结合的专业,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在学生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掌握,再到能够运用这个过程中,教学资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国际贸易系拥有精炼至强的教学资源。包括拥有精干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教学软件与实验室,以及提升科研能力的研究中心。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名,博士3名,海归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2名。这些优秀的教师毕业于浙江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具有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发展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知识背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学科平台,能帮助国贸专业的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进而更好地适应竞争,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国际贸易系教师积极进行着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主编出版了一系列的专业教材,有的被列入省级重点规划教材,如《国际市场营销学》、《新编国际贸易实务教程》、《国际货物运输运输与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实用教程》等等。这些教材都是针对国贸学生的学习特色编写,让他们得到更适合、更有效、更优秀的教育。在建材建设的同时,进行了各门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其中《电子商务概论》、《全球经济与贸易》等课程获得杭州市精品课程和杭州市双语精品课程,《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多门课程获得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精品课程。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群、中法商务专业方向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施,均纳入了学院的建设项目中。
2003年,“国际贸易学”就被确立为杭州市首批重点学科,在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业使专业建设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国贸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提升:社会服务与应用研究
高校要与社会紧密联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国际贸易教师通过与政府、公司进行科研合作,为其提供成果服务,进而获得社会发展之最新信息,可以反馈到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老师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和应用研究。2006年,学院建立了“跨国竞争与战略研究中心”,聘请了浙江大学博士蔡宁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而国际贸易系的老师均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中心主办过两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
自成立以来,研究中心承担了各种层次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浙江省重点软科学课题、浙江省自然基金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办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杭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省级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专项、地方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课题以及企业的合作课题等等。
国贸专业老师在国际SSCI收录期刊和国内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三十篇,科研成果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杭州市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
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系老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政府谏言献策,给政府提供咨询报告,多篇报告受到浙江省副省长、杭州市市长等领导的批示。此外,国贸教师还参与企业咨询服务,为跨国公司玫琳凯公司提供研究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研究服务,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随着国贸专业的不断发展,专业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科研成果相继涌现。科研的发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国贸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际化人才培养之特色教育:中法“3+2”留学通道和中英“3+1”双学位项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积极为学生开辟和架构国际化的通道和桥梁,走与世界接轨之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外语学院合作共建,创建了“中法商务”专业方向,从2009级开始正式招生,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英语+法语”的双语沟通能力和竞争优势。主要培养两类人才:一是掌握英语与法语,了解法语地区文化和贸易规则的中法商务人才,实现高端就业;二是培养进入欧洲著名高校商学院的出国留学人才,为培养中法商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升城市学院的影响力。
我们与法国的通路世界商学院联盟签订了协议(法国通路世界商学院联盟是一所由法国8所精英高等商学院所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这样学生既可以毕业后留学法国,也可以通过“3+2”模式(大四时就实现留学目标)。这一切都能帮学生搭上留法的“直通车”。截止到2016年已经有30多名同学通过“3+2”项目飞赴法国实现了留学梦想,由于该专业方向的双外语特色和优势,每年均有30%的同学实现留学。经过几年的探索,中法商务专业方向被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确立为“特色专业方向”,并获得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贸专业还和英国NTU诺丁汉商学院进行“3+1”双学位项目。NTU诺丁汉商学院在英国多项大学排名中名列前十,2013年NTU商学院成为全球21所EPAS认证商学院之一(EPAS 是由欧洲管理发展协会EFMD运作的国际商务项目),2014年被泰晤士高等教育授予杰出学生支持奖(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Support for Students.),其中在2015年被QS评为4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ZUCC)修读完成培养计划前三年课程,可以申请修读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TU)诺丁汉商学院1年衔接课程。如果顺利完成NTU最后一年课程,学生将被授予NTU国际商务与管理学文学学士学位(荣誉);满足ZUCC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ZUCC的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化人才培养之成果:继续深造,自主创业,走向世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很广,既有通过国家与地方统一招考成为公务员的,也有进入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公务员、外资企业(世界前500强)、省市级外贸公司就职的,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而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逐步提升,2015年的就业率为98.09%,年均在96%以上,更有一些班级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有很多国贸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或者考研继续深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历年的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高达15%左右,覆盖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而考上国内研究生的有香港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外贸学院、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自主创业的学生更是硕果累累,业绩卓著。2005届的毕业生韩杰,现在已经任职于吉博控股产业园事业部总经理、浙江吉吉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宁波伯乐海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身兼数任和重任,先后在进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和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创造佳绩,赢得了口碑。干雪玲和蒋浩同学,均是国贸2007届毕业生,毕业后,两人共同接手父辈的余姚市俊浩皮草服饰厂,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余姚皮草生产工厂,余姚朗霞成衣批发门店和水貂皮原料贸易店,在聖梵雅旗下坐拥山东招远皮革城旗舰店、黑龙江招远皮革城旗舰店、哈尔滨海宁皮革城工厂店、成都海宁皮革城工厂店、四川自贡川南皮革城工厂店五家品牌直营店,并且在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山西、四川、河北、湖北、贵州、江苏等省都有合作的特许加盟店,皮草年销售总额约7700万。2014届的毕业生赵骞创立了杭州首创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15届的毕业生汪清波创立了杭州名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郑伟业创立了杭州睿居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等等,这种自主创业或者打造家族企业的学生历届都有,举不胜举,他们运用着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创造了价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凭借着专业优势,实现了深造的目标,实现了自主创业的梦想,他们不仅走向了就业岗位,而且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