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潘若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UW专业2012级优秀毕业生,曾担任导师班和行政班的学习委员和文艺委员。曾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业三等奖学金以及“党员之家”优秀干事等荣誉称号。已经被伦敦国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录取,将前往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
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简称King's或KCL),是伦敦大学的创校学院之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王学院仅次于牛津、剑桥,是英格兰第三古老的大学,享有世界性的学术声誉。伦敦国王学院为全英最难入读的学府之一,亦在多个国际排行榜上位居世界前列。历年最高世界排名第10位(QS 2009)。2015-2016 QS综合排名世界第19,英国第5,欧洲第7。
总是要见过很多人,走过很多路,经历过许多不曾想象过的事,人才会在成长中逐渐认识自己。她就是潘若菡,在求学中思考,在独处中成长,这一路来的很多故事,且听她娓娓道来。
“在新西兰求学,得到的不止是知识”
作为UW专业的学生,潘若菡在大三时去了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因为一直想去英国读研,而新西兰的教学模式和英国比较相近,因此,在新西兰的这一年,她有意识地根据自己对老师的适应度,进行调整、学习。
国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给初到新西兰的她不小压力。但当她适应之后,这种鼓励自学以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她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拓展了她的思维面。在新西兰的学习经历让潘若菡感受到世界的丰富精彩以及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无形中提高了她的个人适应水平,并培养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而这些在全球化趋势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下显得十分可贵。这也是商学院UW专业学生在申请国外高校具有突出优势的原因。
独自在外,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大小琐事都要自己完成。这一年中,她不仅厨艺有了很大进步,性格也一天比一天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学会独处,并享受独处。“因为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对自己的时间安排有很好的掌控。而且,一个人时,往往能更好地思考,这也是我享受独处的另一个原因。”
“运气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出于对个人竞争力的考虑,潘若菡在大三时决定出国读研。在新西兰的一年求学经历,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当问及为何在研究生阶段转而学习城市规划专业时,她坦言,金融学并不是她最喜欢的方向,她最喜欢的是设计。在新西兰时,一位老师对她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关于成功申请伦敦国王学院,她的经验是:运气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自信地迎接挑战。较高的GPA以及出彩的个人简介是她成功申请的关键。她强调,在个人简介中,强化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亮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申请的通过率。“当然,说不定我在生日那天投递申请并许愿才是成功的关键呢?”这个爱笑且幽默的女孩这样调侃道。
说起出国准备,导师班班主任范晓清老师对潘若菡的认可,给了她极大的自信。老师虽然工作繁忙,但总是能亲切友好地和她交流,给予她帮助,这让她记忆犹深。心存感恩的她也十分感谢学工办的丁昱老师和孙水明老师,在准备阶段时给她的帮助。
“计划是引导,而不是约束”
潘若菡表示,自己是一个比较“轴”的人。只要是自己喜欢、认定的事情,她都会充满热情、全力以赴地完成。因此她也告诫学弟学妹,要始终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自己最向往的方向,即使路上有许多风雨,但因为是心之所向,所以再大风雨也不会阻挡住你前进的步伐。
谈及计划,她坦言,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是个比较自律的人。只要是计划好的事情,她都会严格地按照计划去完成任务。这也是她在校期间取得较高GPA的保证,但她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学霸”。制定详细的大小计划并一丝不苟地完成并不是她的风格,面对计划外的各种琐事,她总是及时地更改计划,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计划于她而言只是生活的引导,而非前行的约束。
霞光熹微,纵使前行的路上还有很多未知,但梦之所至,即是方向。相信潘若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始终坚持初心,到达想去的远方。
(文、图:黄子瑜、陈璐;编辑:陈敬雅,吴筱臻)
附:UW项目简介:
自2002年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简称UW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近年来学生报考踊跃,录取分数线及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居全省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前列。历年来有25%左右的毕业生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学位。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成立于1964年,地处汉米尔顿市。该校居新西兰政府资助的8所公立大学前列,是新西兰最现代、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学之一。怀卡托大学共设有七个学院,学科专业齐全,所有专业都能授予博士学位,文凭为世界各国所承认。其中金融学所在的管理学院是全球精英管理学院之一,获得了世界三大商学院质量评估权威机构认证,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办学经验,善于培养适合于国内外人才市场的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与财务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