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少帅的创业故事
一年以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挑选出29名有创业志向的本科生,设立了一个“创业人才孵化班”,教他们创业及管理企业。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学生当中,大多数人都有家族企业背景,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有一天回家继承浙江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打下的江山。因此人们更愿称其为“少帅班”,全国第一“少帅班”。如今“少帅班”二期已经开出,即将离开学校的一期少帅们在干什么呢?当初的创业梦想还在吗?会有多少人能抛开父母辈的光环,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在市中心一家写字楼的24层,有一个不大的空间属于方堃、余家汉、谢珅三位城市学院大四男生和他们的梦想。他们想做一家多媒体购物公司,通过电视、网络、纸质媒体以及未来的3G手机等平台来拓展他们的购物业务。目前在他们的努力下,属于他们的电视购物节目正在杭城近千个移动视频平台上分六个时段播出,也许不经意间,你已经是他们的客户了。 他们是在少帅班相识的。“创业班是学校提供的平台,让一群有创业想法的人坐在一起。大家抱成一团,就变成了一个创业团队,我们也算是个例子。”方堃说。这或许是他们参加少帅班最大的收获吧。 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是一个不错的铁三角。家汉擅长活动主持,头脑机灵,经常会有灵感的火花;方堃仔细、执著、有执行力,对商务工作有构想;而谢珅有管理才能,也有决断力。 像少帅班大多数同学一样,三人的家境都不错,如果毕业回老家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对于来自家庭的资金投入,大家可以选择买股票,买基金,也可以买台车甚至和朋友吃吃喝喝,但是他们选择了创业,选择最辛苦的生活来磨炼自己,这是一种良好的生存心态。目前,在这个能看到西湖一角的空间里,承载着三个男生的梦想,就像谢珅所说,他们都不想离开杭州了,离开学校以后,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开着宝马谈业务的乐队吉他手 男生余家汉的行头像一个玩家,如果他在大街上玩滑板,你肯定不会诧异,看上去他就是这一类有些酷的男生。对于我的看法,家汉笑着说:我的乐队刚解散,前几天刚开完告别演唱会,大四了么。这位前乐队吉他手准备把精力都转移到公司业务上来。接完一通电话后,他们准备出发去一家保暖内衣经销店选下一期电视节目的货品。 顶着入冬后第一天的冷风,家汉把我们领到了一辆白色的宝马3系面前,有些出人意料。“不好意思,这是我从父母那里赚来的车。”他一本正经地表白。找到了目的地后,家汉把显眼的“马儿”停在慢车道上,斜斜的车身让经过的路人侧目。 这两天气温骤降,现在推销保暖产品正是时候,他们准备在这个环节分一杯羹。进入店内,家汉和同伴方堃就四处环顾开始找货。这家店销售的保暖内衣品牌很多,两人选择了一款进入大商场的品牌,然后开始讨论货色。在旁观的过程中,我偶然想到前些天看的一部韩剧,内容和电视购物有关,里面有一个情节讲到“反季节产品制造出高销售业绩”,听我一说,家汉显得很有兴趣,连忙问能不能找到BT下载,他要看一看。最后和他们告别的时候,家汉又向我确认了一遍韩剧的名字。 专卖店的业务员一直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年轻人,并帮忙给一些建议,比如“男士保暖内衣中菱形图案比较受欢迎,蕾丝保暖内衣比较受女性青睐等等”。最后双方约定第二天下午进行现场拍摄,至于究竟选哪些款,两人表示回去再做定夺。 方董事长在行使总经理的职责 公司税务登记证上面登记的法人代表是方堃。和家汉不同,方堃进出都提着公文包,看上去很职业化,他是城市学院创业班的第一期毕业生。从公司成立起,他投入了很多心血。打个比方,在目前阶段,如果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睡觉前还在考虑公司的事情,那个人就应该是方堃。 整个下午他一直在办公桌前忙碌着,通过MSN和客户聊天,写工作计划,接听客户电话。近期公司准备搞一个保暖内衣的卖场,有关卖场的地点设置,方堃和家汉交换着意见,方堃建议把产品设在专卖店,而家汉觉得让客户来活动现场提货点买更好。不可否认,在专卖店设卖场,销售氛围更好,有利于销售;让客户来活动现场提货点购买,可以在消费者中树立公司的品牌,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大家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还好公司有三位股东,等“谢主席”来表决吧。 下午6点该结束一天的工作了,方堃晚上还要回学校。临走之前查看一下今天的销售业绩,他在手提电脑前低头捣鼓了一阵子,数字出来了。他下意识地微微蹙眉,然后口中喃喃:明天的数字肯定还有提升。 三股东之一的“谢主席”工作有点忙 “谢主席”并不是谢珅的绰号,他是城市学院学生会主席,也是创业班第一届毕业生。这个身份确认无疑。其实作为股东之一的谢珅,才是公司的正牌总经理。也许一直担任着学生会工作,大家公认管理是谢珅的强项。 下午3点,方堃和家汉出去做产品的宣传片。谢珅坐镇办公室,其间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他忍不住抱怨手机电板质量太差。客户、同学、记者不约而同几乎同时坐在了他的面前。一轮“谁先开始”的推让以后,他首先和到访的客户讨论做年货卖场的策划工作,然后应付校学生会同学的造访,接着整理思路回答我的问题,语速极其平稳。 从他这里我听到了公司成立的大事记:嗅觉灵敏的家汉,第一个发现媒体购物是一项不错的业务,当时没有赢得大家的认同,等到自己认真考虑后,认同了家汉的构想。本年8月26日在杭州蓝宝茶楼,大家统一想法;9月中旬,拿到营业执照;10月初,第一期节目投放到某移动视频媒体上。一场闪电行动,就有了今天的局面。 电话铃声又响起,谢珅再一次被“扯”走了,接着他又陷入“卖场地点”、“学生会人员”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话题中。下午5点多,夜色已经笼罩了整个城市,方堃和家汉忙完片子已经回到办公室。三人还来不及多说几句,谢珅又被催着出发回学校去。今晚他要给学生会成员开会。这段时间正值城院学生会换届选举,状况有些微妙,谢珅要做不少协调工作。 赢利,三人希望在创新中实现 在校大学生开公司,来自父母们的支持少不了。据悉,开这家公司三方父母都很赞成,总共投资了将近20万元。对于父母一辈来说,这些投资是磨炼孩子,让他们学会做事,然而如何盈利,这依然是三个大男生最终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目前更迫切的工作是如何构建赢利模式。相对于现在的节目制作,当初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备受压力的工作。就像造房子打地基,不同的地基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无论是和电视媒体、纸质媒体合作还是自建购物网络,不同的选择将左右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最初他们把合作理想对象划定在纸质媒体,三人曾经和几家媒体谈过合作意向,但是有一家媒体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表现非常大牌”,另一些媒体提出前期10万元的合作费用,这让三个男生觉得对方缺少诚意。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接着,他们联系了杭州刚刚兴起的一家移动视频媒体,把产品信息节目安排在上班族集中时段的视频媒体播放,投放一些当季或者新奇的产品就能吸引不少目光。当记者提出“节目播放节奏快,对于庞大的中老年人群,电视购物明显不如纸质媒体的吸引力大”时,三人无一例外表示看好这一块市场,他们觉得移动视频媒体两年以后一定会有不错发展。同时,网络购物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他们的节目网站还在加紧修改中,等到网站能漂漂亮亮地建立起来,公司又将多一个宣传的窗口。 创业谈:积累固然重要,机会不可错过 目前,三人暂时成为城院创业班的领头人物,其实还原身份后,他们还是几个在准备论文答辩的在校大学生。关于创业班的收获和创业生活,他们这样的思考: 问:据了解,第一期创业班在“先创业还是先打工”这个问题上,鼓励大家要放稳心态多积累几年,然后再尝试创业,你们如何看待?答:机会不会等人,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有机会,那就试一试。我们的公司成立后,成了创业班一期其他同学关注的热点。大家经常过来和我们讨论,对我们的公司非常关注。 问:在创业班你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答:创业班是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平台,这里并不是外界传说的富家子弟乐园。让一群有创业激情和创业实践力的人坐在一起,大家抱成一团,就变成了一个创业团队,我们也算是个例子。 问:在创业班,哪些课程印象比较深刻?答:特别喜欢听一些营销专家的亲身经历和创业成功者曾经的创业经历。比如坤和房产老总李宝库,金都房产老总吴忠泉,还有一些省内著名的律师都曾经给我们开过讲座。其实创业班没有强调专门的创业理论知识。我们觉得更多还是要靠自己去琢磨前人的经验,然后总结那些经验。创业班还提供了不少去企业进行调研的机会,比如做一些课题,协助企业做一些市场调查等。 问:你们三人家境都不错,所以公司也顺顺利利地成立了,但是对于那些家境一般的同学,你觉得他们还能创业吗,或者怎样创业呢?答:在目前的环境下,要在创业起步阶段就拿到风险投资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还是幸运的一批,能得到家里的资助。现在这个社会,家境一般的同学要创业肯定比我们还难,他们更应该在创新这个环节下工夫。当然如果有好的思路,好的想法,大家同样可以合作共同创业。 问:目前最难处理的是什么问题?大家会因为公司经营事务发生争吵吗?答:毕竟大家学习经历、社会阅历都差不多,所以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常常出现谁都无法说服谁的局面。不能说吵架吧,争论时常有。朋友抢答:他们每天都会给我电话,每天都在电话里听到他们的争论。 专家看法:创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在大众眼中,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很容易被笼罩一层艳羡的光环,然而他们背后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大学生创业虽然抓人眼球,然而创业的道路,即便是没有资金压力的“少帅”们,一样不会轻松。城市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徐萍平老师是首届创业班的班主任,对于有创业冲动的学生,她表示,创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性值得大家考虑。 你选择做一个就业者还是创业者?如果同样得到10万元的收入,两者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对于大学生,应当鼓励他们为社会做更有意义的事。这是开设创业班的最初想法。对有创业想法的青年人进行鼓励,通过请成功创业人士谈创业感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是创业教育的途径之一。另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创业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在创业前必须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接着从人脉和社会关系上进行积累,有发现和甄别商机的能力,再借助一定的启动资金,创业才能起步。对于准备白手起家的大学生,从0-1的创业过程远比父辈已经打下基础的大学生更困难,大家应当把问题思考清楚,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别人成功的光环上。 从目前看,谢珅等三位同学之所以能创业,是因为建立在各方面条件比较完备的基础上,机会、激情、能力、关系、物质基础都比较到位。徐老师表示她更倾向于三位同学父母的观点:这是三人踏入社会前的一次实战练兵。在校大学生创业,应当把目的放在实践和学业的互动上,以通过实践来促进学业发展作为创业为目的。 考虑到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目前在城市学院创业班二期出现了实践性更强的学习模式,那就是建立实战模拟公司。学校也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由学生在学校内开设公司。通过学校这道保护屏障,让大学生尝试创业的酸甜苦辣。“我们希望为大家将来的创业活动扫清道路。哪怕是一个教训,在学校里接受,付出的代价比到社会上要小多了。而且到时候,学生更能认清自己,究竟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徐萍平老师由衷地说。 (记者徐霏 ) |